4月19日,首届中国民间借贷法治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新型金融机构论坛。我会名誉理事长高尚全出席并发表致辞。
以下是文字实录:
高尚全: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很高兴参加很有意义的论坛。我国借贷在内的民间金融是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最近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央已经统一思想,要打破银行垄断,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如果能够取得成功经验,也要向全国推广。
家宝总理这些表态,不仅仅是参与民间金融市场的利好消息,也是很多普通老百姓感到很鼓舞,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金融领域被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限制社会资本的进入。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银行充分设立,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买到,但是大量的民间资本在金融市场当中仍然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金融牌照很难弄到,就是最基层的村镇银行业存在着个人投资占比不得超过5%,企业法人不得超过10%这样一个苛刻的现实。
我跟有关同志们也探讨过,为什么私人银行要限制,因为金融安全非常的重要,我想这个事情,这个理由到底充不充分,你说粮食安全重要吗?当然比金融安全更重要。民以食为天嘛。但是,我们纵观世界,世界上哪一个国家解决粮食问题靠国营农场,没有。所以,到底怎么说法,不是很理解。与银行被垄断相伴生的是利益的市场化,存款率长期被压制在较低的水平,人民群众长期被迫负利率带来财产的损失。中小企业在亏损边缘上挣扎,而2011年商业银行的全年利润是多少呢?10402亿,比2010年增长36.6%,这个36.6%是在我们实体经济非常困难的时候,是在老百姓长期承受了负利率的情况下达到了36.6%利润。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投向往往以政府平台和国有企业为重点,广大中小企业确实不断地遭到贷款难、成本高等融资困难的困惑。在证券市场十年涨幅归零的大背景下,民间大量余资投资无路,只能从投各种商品、原材料,加剧了通货膨胀调控的难度。实体企业则是求贷无门,最后带来高利润的困难,实体经济很困难。资本要素的市场的扭曲,严重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民间金融是打破金融垄断、推动改革进步的重新挑战。民间金融与民本经济密切联系,民本经济的核心被概括为三句话,就是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来共享。我国的中小企业贡献了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税收并创造了80%的城镇的就业,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与民生紧密联系的中小企业在当前这种困难的金融环境下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间金融的支持。现在当地中小企业三分之一以上依赖民间金融的支持。因此,发展民间金融也是解决民生的重要条件。发展民间金融要依靠人民群众,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民间金融的各种组织形式往往是传统和社会文化发展特征的体现,解放思想,在服务于予以规范的同时支持民间金融活动的充分发展。民间金融的良好发展,能够校正资本要素的问题,使老百姓的投资有合理的回报,使中小企业不受制于融资难,发展成果由人民来共享。民间金融的发展,同时也需要规范引导,民间金融产生发展于广大的基层经济社会基础之中,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一些活力,对于一些违法犯罪现象加在民间金融当中,借民间金融之名损害了人民的正当权益,阻碍了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因此,推进改革决策管理人员要能够及时对蓬勃发展的民间金融去粗取精的作用,针对民间金融活动存在信息不对称、行为不规范、规则不健全等问题,必定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铲除不良因素,发展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引导其良性的发展。
改革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也必须要有基层的探索,必须要有上下两级的良性互动,政府要向社会放权,激发社会的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创新发展,也要符合科学发展,实际效果良好,使改革措施上升到规范的制度当中。只有这样,创新才能不断涌现,改革才能不断的进步。
30多年前,农村土地承包到户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开创了改革的新局面,极大调动了民本经济的发展,我相信今天广大有识之士在民间金融领域的积极探索也将促使人民更加富裕,经济更加繁荣,改革更加有活力。谢谢大家。
来源: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