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首页关于我们新闻动态专项基金公益活动信息公开研究成果相关制度
首页 >> 新闻动态 >> 樊纲:中央改革小组必须是“孤独”的权力机构

樊纲:中央改革小组必须是“孤独”的权力机构

2013-12-10 11:12:37

各个机构都代表自己的利益、部门的利益,没有一个机构代表全民的利益。没有一个机构作为协调者在上面协调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实质性的改革是很难推进的。
 
樊纲(资料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樊纲:中央改革小组必须是“孤独”的权力机构
  11月23日,复旦大学2013年发展论坛举行,主题是改革开放。
  樊纲,在论坛上谈了中国改革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樊纲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录音提要:
  最近几年人人都在讲改革,人人都在讲制度,我们都不知道该讲什么了,甚至有的时候担心别把这个制度的因素给说过火了,把它夸大了,甚至成为借口。
  各个机构都代表自己的利益、部门的利益,没有一个机构代表全民的利益。没有一个机构作为协调者在上面协调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实质性的改革是很难推进的。
  必须有一个“孤独”的权力机构来不代表具体的人,来代表全民的利益。希望改革领导小组能够起到这个作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革改国企,抓大放小,三千万国企职工下岗,这是巨大的利益集团。这次改革确实跟以前不太一样,这次要改的是当权者本人的权力,核心的词是放权的问题。这就不太一样了,以前毕竟是改下面的人,消费者也好,职工也好,毕竟还是改下面的人,现在是比较高的当权者本身的利益要触动。
  以下为樊纲发言:
  我想谈谈当前中国改革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下一步改革当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我们这些经济学者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制度经济学,一直在研究转轨经济学,至少最近几年人人都在讲改革,人人都在讲制度,制度重要这件事已经深入人心。
  这个应该说还是很宽慰的,现在大家都讲改革了,我们都不知道该讲什么了,甚至有的时候担心别把这个制度的因素给说过火了,把它夸大了,甚至成为借口。
  但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不光是个制度问题,还是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教育、知识、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等,跟制度很多都是相关的。
  制度的改进会释放出生产力来。但是你自己努力不努力,还有些其他的一些社会文化的因素,社会能不能稳定等都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制度确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你必须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使这些生产的要素、增长的要素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能够改进他们的效果,这确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效率的障碍一个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一个就是我们制度环境。希望这一次再能够通过制度的改进,释放出效率,改变资源配置。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创造制度红利,让改革创造出一部分新的利益来,新的效率来,使我们的经济增长可以持续。
  第二,过去35年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这里面包含着我们制度改革取得的红利,也包括我们可以用廉价劳动力,可以搞很多低端的东西,不需要很高级的生产要素,我们不需要很多的创新能力。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中国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只要去模仿,我们只要去引进,只要去吸收,就能够增长,我们搞点山寨都可以增长很快。
  过去几十年,这种方法确实还能够保持增长。过去我们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很多投资,后来储蓄率高了,我们多搞点投资,也能支撑增长。
  我们还可以有很长的时间搞劳动密集型、一般制造业的产品,加上一般服务业。但是这些越来越多只是维持经济的基本增长,而不可能再提供比别人相对更高一点的增长,这个高增长在这儿说的可不是过热增长,但是原来那些要素将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会减少的,因此就需要依靠更新的一些竞争力。
  这个竞争力显然就是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发展。我们经过二三十年的学习、消化、吸收,很多企业开始走到前沿,逐步具备了创新能力,但是现在确实受到了局限,就是制度的约束。
  前些日子,我见到了一个人大的学生,我问他干嘛呢,他说准备考公务员。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就紧跟着问了我说,你是不是看我这样特没出息啊?
  咱们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出去创业是一个很吸引人的理想,现在为什么大家觉得创业越来越难了呢?想到创业就觉得好像不可逾越的一种难度。
  尽管现在还有很多诱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但是大家马上就看到了各种障碍,搞个企业费劲比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还费劲,各种政府的障碍。
  对很多年轻人来讲,创业或者进入私人部门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加上我们国有部门的收入越来越高,公务员养得也很好。
  整个国企这块改革了,把竞争性的都给去掉了,都进到一些垄断性,资源性的产业,这些企业也都挣钱了,国企都挣着钱了,他分给国家的很少,分自己分得不少。
  所以考公务员、进国企成了现在大学生的第一选择,这就是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活力在丧失,反映出我们的竞争力在丧失,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是什么状态呢?不是说你创业就能成,但是得有一大批人为了创业的结果,那个成果去奋斗,去不断的在那儿奋斗。
  第三,大家都很关心腐败问题。
  腐败问题的基本原因在什么地方?现在大家可能越来越清楚,一开始讨论腐败是讨论道德,政府官员应该道德,应该以人民利益为重,破私立公,道德有没有作用?有作用,教育有没有作用?肯定有作用。
  后来就是谈监管,就是惩罚、监督,去想法抓去。但是最基本的问题呢?什么叫腐败,我们从根源上说起,腐败就是利用公权谋私利。
  有人说我把它扩展一下,利用老板的权力谋私利也叫腐败,但是也是用别人的权力来谋私利,特别是涉及到公权的时候这个腐败令人特别厌恶。从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到了,公权越多腐败的可能性至少越大。
  所以根本的问题,腐败为什么泛滥呢?是因为我们的公共权力还在国家。加上中国现在又处在兴建公共基础设施的时候,属于公钱比较多的时候。大家老是在和发达国家比较,发达国家好像腐败少一点,在他们历史上也有一个阶段多一点,它建基础设施的时候,公钱天天在桌上滚,谁见了都垂涎三尺。官员甚至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
  我们搞了那么多公权,腐败可能性大,你监管的成本就大,你负得起这监管成本吗?
  从经济学的效果分析是有效益成本的关系在里面的,被发现的概率乘上他被惩罚的成本是他贪污腐败的成本。你人越多发生的概率越小,因此这件事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权力还跟这个事有关系。
  现在改革的核心是减少政府权力,扩大市场权力,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根本的含义是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资源配置效率把创造力发挥出来,中国人不笨不傻需要一个好的制度来发挥这个作用。
  第二方面就是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现在的腐败恶化的趋势,比如现在就完全取消腐败我不相信,但是它要恶化下去可是不得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以此为核心,从经济体制改革制定了这么多的改革措施,我觉得确实还是迈出了一大步。
  第四,中央决心很大,文件写得很好,能不能落实,能不能实现,还需要看,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落实。
  大家议论比较多的是利益集团的阻碍问题。我个人历来认为,改革从来面对的基本问题是利益集团的阻碍问题,但是这次利益集团跟以前是有点儿差别,跟以前的重大改革多少有点儿差别。
  最初我们搞改革,比如说搞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时候,那个时候面对的既得利益集团是广大的消费者群体,特别是城市消费者群体,那会儿价格要走市场化,不由政府决定,取消政府补贴,拿着粮票,有拿供应本的人都是利益集团。
  他们当时拿这个本能买到便宜的政府提供的东西,你把它取消了,反对意见大了,所以当时用了12年的时间,一直到1992年才取消粮票,逐步用双轨价格制的办法,那是一个大利益集团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革改国企,抓大放小,三千万国企职工下岗,这是巨大的利益集团,而且国家职工,无产阶级,你要去让他下岗,这个阻力当时可想而知,非常大。不光是下岗的人难受,找下岗职工谈话的人也很难受,我觉得更难受,家里还有被扔炸弹的危险。
  但是,这次确实跟以前不太一样,这次要改的是当权者本人的权力,核心的词是放权的问题。这就不太一样了,以前毕竟是改下面的人,消费者也好,职工也好,毕竟还是改下面的人,现在是比较高的当权者本身的利益要触动。
  如果再说到动力,应该说是我们现在的各地政府,因为地区之间有很多差异,即使你不以GDP为标准了,你以更多的其他东西来作为标准,如果你相信好的制度能带来更好收益的话,这是我们研究改革的基本的逻辑,新制度一定比旧制度提供的东西多一点。
  那么,我们实行新制度的特区,能够比别的地方获得更多的利益的话,人们会为了这个利益去竞争。
  地方政府愿意获得这块新的红利,新的利益,他还是有动力的。所以以前是中央不号召,现在中央号召了,我们突破改革,相信很多地方政府创造力本身也会发挥出来,它本身的利益诉求也会在这里面起到推动力的作用。
  我相信,这个改革还能够进行下去,能够取得成果,这次确实改革方法有了新的举措,我突出讲一讲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我们多年来一直建议要有一个改革的领导机构,为什么呢?过去把这领导机构一撤,改革就成了各部门的事情。各部门都向自己的利益倾斜,保护各自的既得利益,因此有的改革越改控制力越强,市场觉得反倒不好,这是其一。
  其二,互相推诿,没有一个改革的最高的协调机构,因为很多改革都是涉及各个部门的,一个综合性的事情,互相推诿、互相扯皮,没有人在上面协调,特别是没有一个机构代表全民利益。
  各个机构都代表自己的利益、部门的利益,没有一个机构代表全民的利益。没有一个机构作为协调者在上面协调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实质性的改革是很难推进的。
  这次终于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你必须有一个“孤独”的权力机构来不代表具体的人,来代表全民的利益。希望改革领导小组能够起到这个作用。
  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逐步推进的事情,所以我们也不要希望明天就见成果。尽管要抓紧,但是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希望这一次中国确实能够上一个台阶,能够使我们的发展增长进一步进行下去,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平衡。
来源:大公网  (未经樊纲本人审阅,卢雁、李淑平、徐笛整理。)

 

新闻动态

资助信息

研究成果
©2013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05081209号 | 京公网安备:10108006867